「Hey,Black、Orange。」
丹尼爾像往常一樣喚了兩隻貓咪的名字,正在舔毛和發呆的貓咪側動耳朵,對於這個「不速之客」的聲音僅有這點反應,丹尼爾無奈的笑了笑,真是忘恩負義的毛毛團啊。
——感謝您點進這裡!以下是一些對文章的解說,關於沒有寫進文裡/沒有明確表現的丹尼爾的心境等等的事情。
第一週間丹馬上選擇殺人,那時還沒完全進入狀況,其實丹心裡還是有點餘裕,同時考慮到現在狀況還一片混亂、而人數還是最多的時候,根據自己不想殺小孩和女人的原則,而先下手為強的挑了看起來容易殺掉的男性。殺人時說過一次抱歉,那是類似「不好意思、撞到你了」那般、因為沒一刀致命而說的。點菸是他下意識依靠尼古丁放鬆神經的表現,緊接的殺人和斷臂、加上公開交流中也有點菸的動作也是源自於此。
第二週間描寫到好友威廉教他殺人的片段,結合回憶中的誤殺,其實威廉在丹心中是一個輕微的PTSD,只是因為在戰場離開後的環境沒有觸發,來到極惡之間就直接引發出來。威廉所說的,憐憫他人=去死;減少刑期=殺人,在極惡之間能夠完美地呈現出這句話的天秤,所以及後的創作中丹都不其然想起威廉的聲音,並逼迫自己做出選擇。
第三週間的丹思緒挺混亂的,對沒有解藥及主持人相繼死亡一事感到擔憂,直至第四週間知道有什麼方法離開,儘管他已經決定好了要怎麼做,但還是像以前一樣猶豫著,直到見到比爾充滿覺悟並毅然決然的下手,他有幾分陷入了那強烈炙熱的氛圍中,於是借了刀子動手,一旦決定了便會很果斷。
而最後交流中提到砍下手臂是中庸之道,其實也想帶出丹尼爾在設定上所有表現都中規中矩的部分,性格上也忠於直男感的隨興、無所謂,所以公開交流中他不會強求別人幫忙,結束後送禮被拒絕也不會失望,對談時都是輕描淡寫的。
脫出後的那篇其實從照片開始的回憶都在為此舖路,從小沒有母親、及後被父親放生的丹,從這時開始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會被賞識,所以就淡淡的生活著,丹是那種雖然能做得更好但不會盡全力的人,除了給自己做的事或用錢交換勞力之外。少年的他自己找了點幫忙的雜工做,但實在不夠過活,於是去了便利店偷東西吃被抓住就坐牢了,發現被關著的生活比在外面生活還好得多,至少有飯吃於是自薦參軍(在我個人的世界觀裡設定上會這樣),因此編進柏格他們的隊裡。
認識柏格和威廉後性格也變得開朗了些,一個很會照顧人,另一個很熱情,就算丹尼爾只是做得很普通也會稱讚他,受到他們的鼓勵總算覺得有些價值。但他本來以為僅此如此,卻沒想到柏格無條件的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關心著,甚至在那個月裡一直等著自己回來,在自己心中柏格已經不只是摯友、兄弟這個層面的重要,所以丹在解釋時十分忐忑,最後柏格的回應對丹來說等同於救贖,儘管丹不會因此就當作被洗去罪孽。
因為後日談大概不會說到,也在這邊嘗試說一下丹和兩個兄弟的關係,可能有沒說到點上的地方,先不好意思。
從誤殺事件開始,丹在某程度上對威廉的信任逐漸減少,但還是會自然的跟他當朋友,因為威廉和柏格性格迥異,所以他其實一直很疑惑為什麼這兩個人會成為朋友。而柏格因為過往的因素對威廉是非常信任,所以如丹的回憶所寫一樣,柏格很聽威廉的話,而再次意識到這點的丹,因為當時已經對柏格有一點異想,所以感到有點挫敗同時又否認著自己的情感。
大概就是這樣了!如果還有想知道的地方很歡迎留言告訴我,非常感謝您願意讀到這裡!